她介绍说,“十四”期间,北京城市更新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将坚持规划指导,协调构建城市更新工作体系。与促进的目标从增量开发转换到库存更新,组织特殊的城市更新计划的编制,协调城市更新的重点领域和核心领域在“14日五年计划”期间,包括平房,老社区,老工业植物、低效等关键任务的建筑和低效公园,通过加强分区分类规划的指导,推动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质量的全面“双改善”。
杨军表示,在规划政策上,要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积极推进土地混合利用、建筑空间功能综合利用、功能合理转换,并采取灵活的建筑规模鼓励政策;在土地政策方面,积极推进土地年租制度、五年过渡期政策,探索通过估价贡献和估价份额的方式实现经营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近期将出台《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抵押二级市场的实施意见》,不断丰富政策工具,调动和提高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张副主任,北京市委员会发言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3日五年计划”期间,北京的城市更新将采用“三岁和一个改革”,即全面改造老社区,保护旧的城市,旧建筑的重建。以棚户区改造为重要抓手,继续加大力度,实现人居环境新改善。
张国伟给出了一组数据。自2017年新一轮老社区综合整治启动以来,全市共确认改造项目433个,涉及511个社区,3646栋住宅楼,居住人口超过34万人。新的建筑工程已经开始。完成317个项目,完成105个项目;511个社区基本实现了物业管理全覆盖,461个社区成立了物业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2020年完成老建筑电梯安装636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